网站首页家园介绍家园新闻幸福大使爱心使者合作伙伴规划幸福人生常清静修身养性室文化艺术交流工作室义工天地
栏目导航
课程搜索
热门点击
联系我们
  • 网址:www.byber.net
  • 邮箱:xingfujiayuan11111@163.com
  • 电话:0314-2521155
  • 地址:承德市冯营子开发区凤凰御景别墅区L05-103

  • 首页幸福大课堂中心幸福大课堂  
     
     道教的人生祈愿    [幸福大课堂]
    来源:本站 点击数:2634次 更新时间:2012-03-03 22:47:52
     地点:幸福家园参加人数:51
     情况:时间:2011-09-25
    幸福大课堂内容:

    和谐社会:道教的人生祈愿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  张继禹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在今年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着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最重要的内容。追求和谐是道教信仰修行的重要内容,因为和谐是生生不息之道的应有之义。在道教教义中有着丰富的“和谐”思想,我们要努力挖掘和弘扬,为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些有益的思想文化资源,做出我们积极的贡献。

     

    • 弘扬道教“慈爱和同”的宽容精神

         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社会,和谐社会不等同于无差别的平均社会,人与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本身就是构成社会的自然现象,我们的社会因此才丰富多彩,个体的人生才有价值,但差别应是相对的,有序的,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别或差距应当被控制在社会能够被接受和容许的限度内。对此,道教的“慈爱和同”精神,能为化解现实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提供有益的借鉴。

         道教认为,“道”具有容纳一切、慈爱万物的品质。在道教看来,现实社会中,物与物之间,物我之间,人与人之间,或者说,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之间等等,都是有差异的。人世间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完全的同就没有繁荣,没有这绚丽多彩的世界,也就没有了生机。只有“相反”,才能“相成”。道教的阴阳鱼太极图就是阴阳“相反相成”的“和谐”精神的生动形象体现。阴阳虽然相反,却又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平衡而又互动,阴阳、相反相成、平衡互动、你我之间又都属于同一个整体。我们既要在承认彼此差异,又要认识到具有差异的不同事物、不同种族和民族、不同文化彼此之间的“齐与同”。“齐”是就事物的相对意义而言的,在意义价值的层面上说,不同的事物是可以“齐同”的,这样我们才彼此包容、彼此促进,就如阴阳鱼太极图中的阴鱼和阳鱼一样,虽然性质不同,但却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慈爱和同”的精神要求人们修行的是“虚怀若谷”的品质,这样才合于道。《南华经》里讲“唯道集虚”。也就是说“道”以“虚”为体,虚则能容,《道德经》中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像大海一样广纳百川,不拒细流,处下而不争。“道”为虚为体,使万物自然生化,各适其性,因此,我们看到,自然界尽管是由千差万别的物种构成的,但其运行却和谐而有序。同样,在道教看来,差异并不必然导致冲突,只要我们能够“虚怀若谷”,不自以为是,不存主观的成见,相互帮助,相互宽容,相互尊重,我们就能够和睦相处。不仅如此,“虚怀若谷”的精神品质还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了解和发现他人的优势和长处,相互吸收、相互补充,共同取得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和平。

        道教讲“慈爱和同”,从宇宙大化的高度来说就是要“道法自然”。道教的“道法自然”就是强调宇宙自然大化的和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仅是讲人际关系的和谐。《道德经》中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就是要人们去用心认识世界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性,维护它的和谐之美。在“同”这个方面,道教强调的是矛盾的辩证统一,如《道德经》中所说的“音声相和”。而这样一个和谐的最高体现就是以虚为体的具有无限包容性的“道”。道教“齐同慈爱”、“虚怀若谷”的教义思想,反映和突出是道教以道的“慈爱”、“虚静”为根基的开放、包容、同情、和谐的精神。我们相信,道教“齐同慈爱”、“虚怀若谷”、“道法自然”的精神,能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理论思想上提供有益的启迪。

     

    二、和气潜通得繁荣。

         通则和畅,和则相生。中国文化崇尚和谐,认为和谐状态是人和万物生存发展的最好条件。《国语·周语》载史伯之言曰:“和实生物。”《老子想尔注》说:“和则相生。”古人和今人都常说:“和气生财。”这些说法突显出“和”乃能“生”的理念。何以是这样呢?河上公在注《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时让我们得以明白,他说:“万物之中皆有元气,得以和柔。若胸中有藏,骨中有髓,草木中有空虚,和气潜通,故得长生也”。生生之道在于和,和气就是生气。河上公注“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说:“言其德合于天地,和气流行,民得以全也。”《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开篇即指出:“道以冲和为德,以不和相克。是以天地合和,万物萌生,华英熟成。国家合和,天下太平,万姓安宁。室家合和,父慈子孝,天垂福庆。贤者深思念焉,岂可不和!”这就是说,天地自然万物、国家社会家庭,都必须保持和谐的状态才能生生不息,不能人为地扼杀生机。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阴阳对立统一是宇宙的普遍法则。《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周易·系辞上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南华经》说:“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单一的阴或单一的阳都是没有生机的,有阴有阳宇宙万物才能繁荣发展。有阴有阳就意味着差异和矛盾的存在,没有差异和矛盾就没有这个缤纷的世界。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不只是看到事物的差异和矛盾,更看到了差异与矛盾的协调与和合。道教的阴阳鱼太极图就形象地表现了中国人关于阴阳和谐共生构成一个统一整体的思想。太极图中有一白一黑两条鱼互相环抱,白鱼代表阳,黑鱼代表阴,而且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表示阴阳对立互补、相反相成、和谐共生。《周易·系辞上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之生生动力,就来自于其所包含的阴阳两个对立面的适度张力及其和谐统一。

         万物含阴阳,阴阳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交通,“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道德经》说“三生万物”,即是说阴气、阳气、和气三者相通而产生万物。阴阳对立统一而产生和气,和气潜通得繁荣。故《道德经》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太平经》也指出:“(阴阳)共生和,三事常相通,并力同心,共治一职,共成一事。”《太平经》进一步指出,所有事物都是由三个要素组成的,三者相互结合,相互贯通,才有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这就是“三合相通”的思想。《太平经》中说。:“凡事悉皆三相通,乃道可成也。”经中指出,从天地万物到人类社会,都必须“三合相通”,才有和谐的秩序:元气与自然太和之气相通,并力同心,三气凝聚,共生天地。天地与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生万物。父母子三者相通,并力同心,共治一家。君臣民三者相通,并力同心,共成一国。《太平经》认为,有阳无阴,不能独生;有阴无阳,亦不能独生;有阴有阳而无和,亦不能长存。“故天法皆使三合乃成。”

         修丹与天地造化同途。道教注重修丹养生,以生明道,而养生之道也是要使体内的阴阳平衡,以至和气潜通以得长生。养生的理想境界是复归婴儿状态。《道德经》说,婴儿“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复归婴儿就是要复归“和”的境界。因此广成子告诉黄帝说,他之所以能够“修身千二百岁,而形未尝衰”,就是“守其一以处其和”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人心和则心身宁,心身宁则神气生、智慧长;社会和则大众安,大众安则瑞气生、事业长;世界和则乐太平,乐太平则紫气生、财富长;自然和则风雨顺,风雨顺则道气生、万物长。                             

     

    三、和而常通安平泰。

         道路畅通则人行通达,水流畅通则润泽万物,货物畅通则人心稳定,人之血脉畅通则无病痛。通则和谐,通则安定,通则太平,通则繁荣,这也正是道教所追求的现实的人间仙境。要实现这个人间仙境的理想,离不开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以通为桥梁,排除一切壅塞,以维护人心的清静与和谐为基础,促进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生在世,最重要是心通无碍,只有心通才减少烦恼与忧苦,也只有排除烦恼与忧苦才有顺心如意。而顺心则需要通过修心来达到,也就是要达到自通与他通。在道教看来,就是要学道修道,也就是要修心,因为只有“心通才无质碍”。《太上老君内观经》说:“道者,有而无形,无而有情,变化不测,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则为神明,所谓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人之难忧,惟在于心。修心的主要功夫就是“涤除玄览”,即却除心中的尘垢,使心像光洁的镜子那样明亮。人心之所以不明亮,之所以会染上尘垢,就是心有执着,有攀缘,有挂碍,也就是心中有结,不能通畅。心若通畅,则能虚心应物,应而无迹,应而不迷,自然可以明心见性。心为一身之中枢,心通则百骸皆通,和气流行,自然康健。以此而行“性命双修”功夫,则可通达无碍。《清静经》说:“烦恼妄想,忧苦身心”。这些烦恼与问题就好比是一个个关口。清代高道刘一明在《通关文》中列出了人生需要打通的五十个关口。不打通这些关口,人生境界就不能提高,修道就会有各种魔碍,就不可能修成神仙。

         修道的理想是做逍遥神仙。神仙心无所碍,身无所待,动合无形,德充于内,无心而任乎自化,达到了“天地与地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虚怀若谷,心与道通,故能逍遥自在。逍遥神仙是齐同慈爱的:“善者吾亦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常善救人,故无弃人”。《老子想尔注》说:人当积善功,其精神与天通。神仙“以道观之”,人无贵贱,故能行大慈、念一切、广救济、开生门。神仙的逍遥,从本质上说,就在于他已经完全与道相通,从而能够无所不通。南华真人说:唯道集虚。虚乃能容,虚乃能生,虚乃能长,从而使万物各适其性,生气蓬勃。神仙与道相通,故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通则和谐,通则合道。要当以通为前提,以和为基本,以生为追求,利国利民,健康身心,促进安定,促进繁荣,生生不息。

     

    • 促进人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为了追求社会的“和谐”,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人与自然的冲突,应在弘扬道教慈爱和同文化精神的基础上,促进“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维护社会的、自然的和谐。

        (一)、追求人自身的和谐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要维护社会的和平与和谐,我们首先要保持自己个人内心的和谐与安宁。道教认为,人心的烦恼和不安定主要来自外物的缠绕和贪求欲望之心过度,从而产生烦恼与焦虑,产生妒忌心甚至仇恨心,因此有人生苦短之感叹,而之所以“苦短”,是我们为“烦恼”所缠绕,古人说是自寻烦恼,《清静经》说: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心身,流浪生死,常沉苦海。只有我们内心清静恬淡,少私寡私,无为不争,去除贪求妄想,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自信而不自傲,自强而不自恃,保持个人内心的安宁与和平,才能使生活既充实又平和,像水一样,无我而又能坚持自我,在心灵的深处树立起和谐和平的信念,从而健全人的心身,维护和谐,促进和谐,创造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各种生命自得其乐,到处是枝繁叶茂、鸟语花香、和乐融融的世界。

    (二)、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要求我们人人都心怀慈爱,对他人友善,要宽容他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放弃自我,而是要求我们要充分理解他人。《南华经》中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和文化之间,是没有上下贵贱之分,反之是完全能够和睦相处、共存共荣的。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首先是要促进家庭的和谐,道教《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也强调:要父慈子孝,夫信妇贞,兄敬弟顺。抱朴子则说:要当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慈爱之心和诚信之行。《道德经》中说:天之道损有余以奉不足。天下财物的为天下所共有,富有者应帮助平穷者,人与社会的和谐根本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一定是要建立在相互尊敬、互相帮助和诚信友爱的基础上。因此,就物质财富而言,《道德经》中说:天之道损有余以奉不足。也就说,富有者应帮助贫穷者,而不是使贫穷者越来越贫穷;在精神层面,不同人群之间应增进交流,促进理解。通过交流,既能发现彼此之间的共同之处,从而坚信人类文化有一些核心的东西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同时,我们又能深入地了解彼此之间的相异处,从而确信人类文化是多元的,而不能强求一致。当今世界,冲突和纷争时有发生,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不失自我而又尊重、包容他人的原则下,发扬慈爱和同,互利互惠的精神,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去除政治的和意识形态所造成的各种壁垒,共同来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三)、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维护社会和谐、和平的应有之义。

         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只有确保天地自然的平安,然后人类才能获得长久的平安。因此,要追求世界的和谐,我们还必须改变人对自然的态度。道教认为,天地万物都源自于“道”,“一切有形,皆含道性”。万物都有按照道所赋予它的本性自然发展的权利,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万物的生存权利,不要随意作践自然、毁坏自然。“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应该“与天地合其德”,对万物利而不害。宇宙演化,生生不息,人作为宇宙共同体中的一员,应该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和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中教导我们,应“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天道恶杀而好生”,道教的各种戒律中,都有禁止杀生的规定。因此,我们主张敬重生命,提倡贵生精神。同时,我们还主张“无为”的原则,就是说,要顺应世界万物生长变化过程的自然本性,不以人为的强制方式去破坏这个过程的本来面貌。在这个过程中,认识运动变化之“势”,因势利导,无为而无不为。

     

         道教认为,人应顺从大道,减少人为对自然的干涉。老子的《道德经》中表明了对人的重视,他认为天地人三才之中,人占有重要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与道、天、地并列为四大。但要注意的是,四大是分先后顺序的,人为最后。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老子虽然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更强调自然的至高无上性。人虽然重要,毕竟是四大之末,要时刻取法自然。那么什么是自然呢?一年有四季,一天有日夜,四季日夜,阴阳交替,变化自然。《南华真经》中曾记载:河神问北海神:请问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人为?北海神打比方说:牛马生下就有四只脚,这就叫自然。以此我们知道,这里的自然不是指真实存在的物质的大自然,也不是高于道的另一实存,而是一种品性,即本来如此,自然而然。自然是道的本质特征,万物顺应自然,保持各自的本性,天下才能清静安宁;人顺应自然,与之和谐相处,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所作为。老子告诫说: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另一位道教先贤庄子甚至主张完全摒弃人为、合于自然大化。他曾以河神问北海神方式比喻说:牛马生下就有四只脚,这就叫自然。他强调“人与天地合一,与万物并生,与鸟兽同游,这是何等逍遥而富有诗意的境界啊。

         《太平经》也告诫我们要合乎自然,“夫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当先安其天地,然后可得长安也”。要想“安天地”,就要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才能保持天地的和谐安宁。在今天我们所说的生态问题上,也应掌握方式方法,顺应自然规律,不能盲目作为,否则不如不为。如美国西部的黑风暴。在19世纪60年代,为了开发美国中西部的半干旱草地,土地投机商大作广告,把干旱地描绘成是盛产玉米、小麦的粮仓。顷刻间,一些雄心勃勃的农业投资者,长途跋涉来羁西部草地,开始了西部的大开发。到20世纪30年代,周期性干旱经常影响美国西部草原,由于种植小麦、玉米,把原先的草皮植被破坏了,广阔的土地失去了保水的能力。1933年、1934年多次发生干旱,几百万公顷的农田荒芜了,成千上万的农民无家可归。狂风来到西部草原,卷起表土,由于那里的土质是黑色的,风暴夹卷着黑土,形成黑风暴。由此可见,美国西部黑风暴是人为盲目开发西部草原造成的恶果。

         道教还认为,万物相生相养,是依靠彼此间的紧密联系而共同存在的。《阴符经 》 开篇即讲:“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指出天地运行与人事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人们若能与天地运行和谐一致,天下就会太平。它接着说:“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深刻简明的指出天地人三才互为利用,相生相克,是有机联系、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从现代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也是如此。科学家经过研究已经证明,整个地球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它是由非生物环境,包括光照、温度、空气、水、土壤等和生物群落,即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人)、分解者(微生物)组成。而所谓系统,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整体关联性。各种生物与非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生态学中的食物链概念表明,自然界的物质流动相互依存,形成一个能量金字塔。其中最简单的有机体,如一些结构单一的植物是大量存在的,这是生态系统的基础结构。金字塔的顶级结构包括一些自然物和人类。如果去掉金字塔的顶级结构,整个系统不会受到很大破坏。但如果去掉金字塔的基础结构,比如植物或藻类,整个金字塔则会倒塌。可见,人类有何理由高高在上呢?相反人们应该感谢、善待万物。因为从根本上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不是人类,而是其它复杂多样的生命形式。

         早在人类产生之前,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就已按照一定的生态规律存在着,形成一个有条不紊,完整独立的循环系统。它们之间相互依存,互为生养。人类进入这个生态系统之后,应把其它生物物种看作自己的远亲,而不是单纯的看作资源。如果没有它们,人类是不可能产生的,我们没有任何资格对其它物种恣意妄为。而人类作为万物之中最具灵性者,从诞生之初,也就肩负起尊重一切生命,维护大家共同的地球家园的使命,而绝不应将之据为己有,任意摧残。太上老子在两千多年前早已洞察秋毫:“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现在恶果已经逐步显现了。据统计,在今后二、三十年中,地球上将有1/4的物种灭绝。自然界本身也存在物种的生灭,但人为因素引起的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因素的100倍。随着食物链原本紧扣的圆环因人类的破坏而节节断裂消失,如果再不加以控制,早晚将使岌岌可危的生物金字塔最高端的人类深受其害。

         正如后现代主义生态学家克鲁奇所说的:“我们不仅一定要作为人类共同体中的一员,而且也一定要作为整个共同体中的一员;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不仅与我们的邻居、我们的国人和我们的文明社会具有某种形式的同一性,而且我们也应对自然的和人为的共同体一道给予尊敬。我们拥有的不仅仅是通常字面意义上所讲的‘一个世界’。它也是‘一个地球’。……一个虽非感伤的,但却是无情的事实是:除非我们与除我们之外的其他生物共同分享这个地球,否则,就将不能长期地生存下去。”

     

     

    和而不同。释义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出处《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的观念在中国古代早就产生了,它可以说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和而不同”较早出于《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1]。这里讲的是金木水火土相合生成万物,酸甜苦辣咸五种滋味满足人们口味,协调六种音律来悦耳,端正七窍来服务于心智。意思是说,多种因素相互配合、协调来组成新的事物或达到理想的效果。相反,只有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的音乐,只有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缤纷的景象, 只有一种味道称不上美味。也就是说,只有允许不同的事物存在,才能形成五彩缤纷、繁荣向上的局面;否则便陷入单调、乏味乃至死亡的境地。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夫子有一句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2]指在为人处世方面,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既坚持原则又不排斥不同意见,在相互争论辩解中达成共识。在中国古代,“和而不同”也是处理不同学术思想派别、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是学术文化发展的动力、途径和基本规律。中国古代的许多学者都对“和而不同”的学术文化发展规律已有相当深刻的认识,作过不少精辟的论述。从哲学意义上理解,“和而不同”富有深刻的含义。“和”即统一,和谐,它是抽象的,内在的;“不同”是具体的,外在的。容“不同”,才能达到“和”的境界。现实中,“和而不同”就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不强求一致,承认、包容乃至尊重差异,以达共存共荣。

    周而不比   

         出处:《论语.为政》中,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处事于方方面面都非常周全,不会去相互比较,小人处事是相互比较而不周全。  

         解读:为什么会有以上的这种差别?简单说:原因是君子与小人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无中心思想,换句话说是处事时用心的不同,或叫做处理事务时的出发点不同。用心的不同乃是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  一个人有无中心思想,就看处理事物的标准源于人的内心还是来之于外部。怎样才是建立了人的内心标准呢: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君子有了中心思想“行乎所当行,止乎所当止”都是自己心中可知的;没有中心思想的人,其所行所止就要靠外部提供参照。  “君子周而不比”就是说君子与人的交往的依据是按社会人人都认可的公义而行的,是该干嘛干嘛,所以不会逾礼,方方面面却都显得非常周全,其中没有出现相互比较的成分。  “小人比而不周”,小人以外在的东西作标准、作参照,并且主要以利来衡量,所以必然要攀比“你得多了,我得的不够你多,可你做的还不够我多”都是在不停的比,其行事时不按义、不按该与不该,而按利的多少,如此这般怎么可能会有周全?  周,合群;比,勾结。君子合群不勾结;小人勾结不合群。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注释】嘎:哑。和:和谐,协调,平衡,中和。常:事物的客观常规。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明白和谐与平衡的道理叫作“常”,懂得如何处常不失叫作“明”。 婴儿有时整天号哭不止,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真气畅通、和谐的表现。而"精之至""和之至"则是这不沙哑的物质基础。   和谐,乃事物之本,是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阴阳消长平衡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普遍存在。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过渡的,因而是相对的,对立的斗争则是绝对的。事物的发展就是这种对立统一的过程。追求的这种统一,就是追求的事物和谐。知晓了追求和谐乃是万物自然之理,可谓认识了大道之基本常则;认识了大道之基本常则,可谓是智明通达。

         《道德经》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五十五章);又说:“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十六章)。这是说,只有“知和”、“复命”,才能掌握恒常,走向本体的澄明。所谓“常”,是指人的变动不居的存在状态(折射着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变易)中的不变性、恒常性,亦即永恒绝对的道体。它构成人们借以诠释自我存在的逻辑坐标,从而“给不确定者以确定”(柏拉图语)。提出“知和曰常”和“复命曰常”,是试图从两个维度上揭示“多”中的“一”、变中之不变,从而表征“道”的自足。

        在横向上,“道”是阴阳互补整合而成的整体。所谓“和”是指阴阳互补构成的自足状态。“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可见,“知和曰常”,亦即意味着只有通过阴阳和合,达到逻辑自足,才能成为本体的规定。《易传》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也即此意。阴阳关系能够从横向维度上穷尽世间万物的结构,一切概莫能外(“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二十二章])。所以,阴阳互补可以从有限中把握无限,由破缺走向自足。《庄子·缮性》说:“阴阳和静,……此之谓至一”。“至一”亦即“大一”,就是大全和整体。《庄子·田子方》说:“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这也是对阴阳互补及其功能所作的说明。

        在纵向上,“道”又是一个闭合的逻辑圆圈,即所谓“复命”。《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复归于无物”(十四章)。这里显示了一个闭合的逻辑循环。此乃“道”的循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十四章);“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十六章)等等,都呈现为一个首尾相接的闭合的循环,即黑格尔意义上的圆圈。这也恰如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本体论哲学所作的总结:“一样东西,万物都是由它构成的,都是首先从它产生,最后又化为它的,那就是万物的元素、万物的本原”(《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圆”作为本体的特征,意味着完满无缺,即既不能加于它,也不能减于它。自足本体的表达,往往利用“圆”的意象。例如范镇《神灭论》认为:“圣人圆极,理无有二”,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亦称“圆寂”。佛家把真如本体叫做“圆成”。

        总之,阴阳互补曰“和”,展开曰“复命”,这种完满性和闭合性都意味着“道”的自足。从这两个方面可以看出,“道”就是大全、整体、“一”。只有这种阴阳和合和循环往复,才能成为人们把握和一途释自己变动不居、千差万别的经验存在和现象世界的绝对参照。这也正是本体论的使命所在,“道”作为一种主体自我的内在澄明,需要人们反观自身,从而获得一种自足的体验,所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三十三章)。《道德经》十分强调人们对“道”的自足性的自觉体验,如说:“知足者富”(三十三章),“知足不辱”(四十四章);“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只有知道满足,才能无为无欲,真正体验到自足的本体。正是《道德经》的这种吾道自足、无待外求的本体意识,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超越的形上学领域。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五种健康心理模型——帮您规划幸福人生 下一篇:美好生活,智慧人生
     
      友情链接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社家庭幸福网央视网创新科技频道土豆网优酷网清华大学领导力培训项目网中华经典网
    咨询服务 | 联系我们 | 家园介绍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1 - 2021 Powered By byber 冀ICP备11017053号
    邮件:xingfujiayuan11111@163.com 电话:0314-2521155  地址:承德市冯营子开发区凤凰御景别墅区L0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