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家园介绍家园新闻幸福大使爱心使者合作伙伴规划幸福人生常清静修身养性室文化艺术交流工作室义工天地
栏目导航
课程搜索
热门点击
联系我们
  • 网址:www.byber.net
  • 邮箱:xingfujiayuan11111@163.com
  • 电话:0314-2521155
  • 地址:承德市冯营子开发区凤凰御景别墅区L05-103

  • 首页幸福大课堂中心幸福大课堂  
     
     大道之行,智慧人生    [幸福大课堂]
    来源:本站 点击数:2682次 更新时间:2011-09-14 18:19:25
     地点:幸福家园参加人数:55
     情况:时间:2011-09-15
    幸福大课堂内容:

    大道之行 智慧人生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

     “道”是道教的最高信仰、是道教教义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生化宇宙万物一切的根本,所以道教以“道”名教,信仰道、修行道的人称谓道士,人们尊称道长。道经中说:道士者,以道为事。同时“道”也是中国人最常用的一个字,儒家讲天道、人心,诸子百家也都把自己的学问称之为“道”。今天我们常常会问你知道吗!你有道理!或是说我不知道!你说的没有道理!归根究底是要看说的做的事情合不合道。“道”已经成为中国人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近代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先生在其《论道》一书中说:世界上每一文明区都有它的中坚思想,每一中坚思想都有它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精神原动力。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各家所欲言而不能尽的道,国人对之油然而生景仰之心的道,万事万物之所不得不由,不得不依、不得不归的道,才是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李约瑟则曾说:中国人如果没有道,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道对培护民族文化根基有着巨大贡献和影响。

    一、  太上老子创建了一座“道”的丰碑

     

    (一)、  太上老子创建了一座“道”的丰碑

    关于“道”这个字,殷周之际的金文中已经出现,其本义指的是道路。故《说文》曰:  “所行,道也。” “道”字从金文、《易经》的道路之“道”,向《尚书》《诗经》的规律、方法之“道”过渡,“道”的内涵由具体到一般,逐渐普遍化和抽象化,引申出法则、规律、方法等。

    从春秋时期开始,《左传》《国语》便开始把道分为“天道”和“人道”。所谓“天道”,是指日月的运行,阴阳的消息,四季的变化。这种内在于事物之中、主宰事物发展的必然的客观规律,就是不以人们主观愿望而改变的天道。所谓“人道”,即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和原则,包括人的自然本性和道德伦理规范,以及社会群体的典章制度、组织、原则等。人道的各种原则,都是依据天道而制定的,奉礼尽义,就是符合天道。反之。背信弃义,违礼叛教,就是逆天而行。这样,人道与天道就互相贯通了,遵守人道也就是顺应天道。这既是对人伦之道的升格,也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最原始的表述。

    但是,以上所说的“道”,无论是“天道”还是“人道”,其所指都还是有限的事物,尚未将“道”提升为完全独立的哲学概念。是《道德经》第一次使“道”摆脱了一切形而下的感性色彩,使之成为具有普遍性的最高哲学概念,也就是万事万物发生发展运行变化的根本。  《道德经》开篇就说:  “道可道,非常道”。从此,中国哲学便以道论为基石,进而发展出各种形态的理论体系。道。不仅成为道家、道教的最高信仰,而且成为全体中国人心目中最高真理的代称。从古至今,多少圣贤哲人都毕生竭力于求道,为的是使人生变得更有价值,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可以说,太上老子创建了一座“道”的丰碑,中华的子孙得大道之滋润。用大道而生辉。人类由大道而交通见解,探求和谐的智慧。

    (二)、“道”是生化宇宙万物的根本

    对于宇宙、人类及万物的源起,对天地万物运行生长的周而复始,对人类的生生不息与心灵智慧的成长,在这林林总总之中,总是让人觉得有一个无形无象的力量潜在其中,是一切的动力和源泉。历劫化生的太上老子说道德五千言,告诉世人这个无形无象力量就是“道”。  《道德经》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道无始无终,虚怀而旷无边际,润物而无声入微。她是生育天地万物的本原。太上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是虚无而没有形体的,但却不亏不盈,深奥莫测,体含万象,永无穷尽。她不露锋芒,超脱纠纷,含蓄着光辉,虽然是无形无象,但却又是真实存在。我不知道她是从哪里产生的,也不知道如何来称名于她,但知道她出现在上帝之先。《清静经》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宇宙起源于?昆成之物,它是在天地产生以前就自我生成了。如果把人们能够感知到的有天体的宇宙叫做“有”,那么在“有”之前的五天体的宇宙就可以叫做“无”。太上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看得见的有,而有形有象的有生于看不见的无。说它为“无”是为了说明天地之前的状况;说它为  “有”,是为了揭示万物的根基。因此,可以说:无,是天地的原始;有,是万物的根本。所以经常从无形象处来认识道的微妙,经常从有形象处来认识万物的终极,这两者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都可以说是深远玄妙的,是天地万物、一切微妙产生的门户。太上老子用“众妙之门”来形容,可谓是非常贴切。万物依靠她生存,而她对万物从不干涉。《道德经》说:道生化了万物而不居于已有,滋养了而不傲慢白恃,哺育其成长而不主宰。这些都说明道是永恒的、普遍的、无私的存在,是天地万物的内在根核。从而在最高理论高度建立了一个以“道”为根本的宇宙本体。

    (三)、大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大道是崇高的,是生生不息的,也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但道到底在哪里呢?太上老子在《道德经》中曾把“道”喻之为水,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当然也是无处不有,无微不入的。对于如何体认与感知大道,南华真人在《南华真经》中有二处非常有趣的论述。

    其一是《知北游》说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向老子问道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道的渊博无穷和生长万物的伟业。孔子说:今天安闲,特来请问什么是最真的道。太上老子回答:你应当斋戒,疏理你的内心,洗涤你的精神,放弃你的成见。道,深奥而难以用言语来叙述啊!只能给你说个大概。光明从幽暗中产生,不同品质与类别的事物从无形中产生,精神从大道中产生,形体从精气中产生,万物以不同的形体而出现。所以,凡是具备九窍的都是胎生,凡是具备八窍的都是卵生。而道的到来,没有踪迹;她的离去,也没有边际。没有门户和房室的拘限,能畅达四方,通于万物。如顺应此道,便四肢强壮,思虑通达,耳目聪明,心地虚静,用而不劳,因应事物,可圆可方。天没有她便不会高,地没有她便不会广,曰月没有她便不能运行,万物没有她便不能昌盛,这不就是道么!况且,博通经典的人,不一定了解真理;能言善辩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故圣人并不追求博辩。象这种增添了也看不出增添,减少了也看不出减少的东西,是圣人所宝贵的。她的广博象大海那样,它的高大无终无始,能使万物各自运动,自取其需,这是君子之道,是道在外的表现啊!万物都对她有资取,她却永不匮乏,这便是道吧!

    其二是《知北游》中的另一则故事。当东郭子问:所谓道,究竟在哪里?南华真人说:无处不存在。东郭子说:请指出具体的地方。南华真人说:在蝼蛄和蚂蚁之中。东郭子说:为什么处在这么低下的地方?南华真人说:在梯和稗等杂草丛生的地方。东郭子说:怎么更加低下了?南华真人说:在瓦和砖里面。东郭子说:为什么越来越低下了?南华真人接着回答说:在屎尿之中。东郭子再也无话可问了。南华真人进而开导东郭子说:先生提出的问题,本来就没有接触实质。希望你不要着眼于某一事物,其实万物皆不能离开道。南华真人曾概括说:“夫道,于大无终,于小无遗,万物皆备”。并说是“目击道存”。

    二、“道”是道教的最高信仰

    太上老子所强名言说的“道”,她的本质属性是生成天地、万物和人类,即生化宇宙万物,无处没有,无处不在,内含在一切生命中。所以,道教认为,道是真实存在的,更是至善至真的,她成就了宇宙万物而任其自然。“道”生化宇宙万物的过程,太上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混沌一气;一气分剖阴阳,为一生二;阴阳变化,而生天、地、人,为二生三;三才既具,万物资生,为三生万物。万物内涵阴阳,即负抱阴阳,阴阳在冲和之气中得到统一。在这里太上老子对宇宙的演化作了一个朴素而形象的描述。在整个宇宙生成链的各个层次上,道生混沌一气是种子,阴阳是流动的活力,大道则是贯穿始终、遍达万有的根本。人们亦把变化万物的无形力量称之神,所谓“神者妙万物而为言”,也就是说神是创造万物大化流行的奥妙,道是神之本,神的奥妙莫测体现的就是道,道与神是合一的。所以《度人经》中说:  “神无相状,以道为身”。

    这个遍达万有、贯穿始终的“道”,具体的人格神就是道教信仰的三清尊神,北京白云观三清阁有一幅对联说:无上三尊乃乾坤之主宰,混元一气为造化之根本。元始尊就是元气之祖,是万道之宗;灵宝尊变化天地阴阳,资养万物,为万化之宗,尊称灵宝;道德尊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九天生神章经》说:三号虽殊,本同一也。统而言之,道教信仰的众神明,如三清尊神、玉皇上帝、四圣五老、南极北斗等诸天尊都是“道”的体现;而历代奉道立教的宗祖仙真,则皆是行善积德、修真成道的楷模。也就是说,道与德是道教所尊奉的神仙真人的内在根据。生于太无之先的老子,就是播洒大道德的道祖。

    神与人之间,也都根源于一个道。祖天师在《老子想尔注》中说:“神成气来,载营人身,欲全此功,无离一。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人在天地间。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从这段叙述中我们可以知道,个体生命的“小我”之所以生成,首先是根源于“神成”,这个神,既是精神的神,也是神灵的神。所谓“神成”,也就是万物大化流行之神所凝结的生成个体“小我”的种子。它既是道,也是一,这个神与道或者一,既弥漫在万物大化流行之中,而为气,也凝聚而为至尊神太上老君。从义理上说,凝聚为至尊神太上老君与凝聚为小我,都是“神成”,二者在义理上是一贯的,是同一个道,亦即神。也就说,我们的生命源于“神成”,根本于道。

    • 、老祖天师尊道:崇高信仰的文化精神

       祖天师张道陵以老子为道祖,以道为道教最基本最崇高的信仰,从崇道、衍道、信道、奉道、弘道五个方面把道文化的精神在龙虎山传承与弘扬。

        1、崇道:对民间信仰的整合与提升

    祖天师张道陵入蜀创立道教,面对的是当地“俗好巫鬼”、“俱事鬼神”的民间习俗。祖天师张道陵在传教过程中,一方面“因俗为制”,不排斥民众的鬼神信仰。同时又告诉民众,当地原来所崇信的鬼神,多属“六天故气”。这些鬼神“擅行威福,责人庙食,求人飨祠,扰乱人民,宰杀三牲,费用万计,倾财竭产,不蒙其佑,反受其患,枉死横夭,不可称数”。现在,太上老君已用“三天正法”除去“六天故气”,“周天匝地,不得复有淫邪之鬼”(见陆修静《道门科略》)。

    祖天师张道陵反对淫祀,但是不排斥民众对正神的祭祀。他指出,信仰的核心不在于祭祀,而在于对道的信仰。《老子道德经想尔注》说:“天之正法,不在祭啜祷祠也。”因为道乃是宇宙万化的根本。《想尔注》中说:“道者,天下万事之本也。”

    祖天师张道陵又进一步指出,道本身即是最高的神。《老子想尔注》说,“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这种“神源于道”的道神一元论思想,对民间鬼神信仰的提升,有着重大的意义。

    “神源于道”,彰显了神依道而行。既然神依道而行,因而神意即体现着天道。敬神之人,应该做到“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以臻于“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的境界为目标。可以看出,祖天师张道陵在传统的鬼神信仰中注入了道的内涵,从而提升了信仰的层次。人们信奉神灵,不仅在于神能消灾免祸,赐福生财,更在于神与道通,由敬神可进而体悟大道。

        2、衍道:对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弘扬

    祖天师张道陵立教伊始,即奉老子为道祖,以《道德经》作为教化信众的基本经典。为帮助信众理解《道德经》,他亲自撰写《老子道德经想尔注》,提出了“道诫”的概念,以形象的话语对抽象的“道”进行了诠释。要求人们“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以获仙寿。他不仅以《道德经》教化信众,而且为《道德经》在民间的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为进一步确立《道德经》作为道教圣典的地位,系师张鲁亲自删定《道德经》为五千字,史称“系师定本”。

    从祖天师张道陵立教以来,直至今日,道教中人一直奉《道德经》为圣典。历代道教徒学道修真、济世度人,莫不潜心研习、领悟《道德经》的主旨,或作注疏,或著宏论,畅阐经义,抒发心得,传扬大道,启迪世人。而这一尊崇《道德经》、阐扬《道德经》思想的传统,即是由祖天师张道陵开启的。道家思想之所以能够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长期流传而未曾中断,与道教对它的继承和弘扬有极大的关系。

        3、信道: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人生境界

    祖天师张道陵开立的道教,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与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不同的人生理想,那就是得道成仙。祖天师在《老子道德经想尔注》中指出,畏死乐生乃是人的本性。那么,人有无可能逃脱死亡的厄运呢?回答是肯定的。注文中说:“生,道之别体也。”道的重要特性就是生,人若能法道而行,便能与道一样永生。可惜世俗俗之人“闻道不能行,故老,老不止,早已矣”。因此,《想尔注》宣称:“不知长生之道,身皆尸行耳。”什么是“尸行”呢?“非道所行,悉皆尸行耳。”学道之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不行“尸行”,一切遵道而行,最终就能获得生命的永恒。

    祖天师张道陵反对“仙自有骨录”的命定论,认为人人都能得道成仙。那么,通过什么样的行为,可以获得仙寿呢?《想尔注》提出了三条原则:第一,结精自守。第二,清静无欲。第三,多积善功。这三条的要求,关键是要信道。“欲求仙寿天福,要在信道,守诫守信,不为贰过。”俗人虽畏死乐生,但由于“端不信道,好为恶事”,终不免一死。诚心信道之人,严守道诫,故能得长生仙寿。

    可以看出,张道陵天师通过《想尔注》给人们树立了一个理想人格,就是“自威以道诫,自劝以长生”,即自觉地以道所规定的戒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以长生仙寿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

        4、奉道: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祖天师张道陵不仅提出了得道成仙的人生理想,而且了阐述了以此理想为指导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唯道是从”。《想尔注》中指出,学道之士“但归志于道,唯愿长生,如天下谷水之欲东流归于海也。”

    学道之人不贵宝货、不贪宠求荣、不思建功扬名、不随俗转移;宁施人,勿为人所施;宁避人,勿为人所避;宁教人为善,勿为人所教;宁为人所怒,勿怒人;分均,宁与人多,勿为人所与多;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于俗间都无所欲,唯一心向道,志求长生。

    可见,《想尔注》为人们阐述了一种迥异于世俗之人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紧紧围绕修道成仙的价值目标,摒弃一切不合修道要求的世情俗态,清虚自守,卑弱自持,无论顺境逆境,始终一如地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千百年来,无数的道教人士按此方式,在生活中修道,在修道中生活,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5、弘道: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化体系

    祖天师张道陵传教,以廉耻教人,订立条制,令有疾病者疏记其生身以来所犯过错,作文书三通,分别放到山上,埋到地下,沉入水中,谓之“三官手书”。与神明盟誓,终身不得复犯,谓之“首过”。道民因惧怕患病,皆遵守戒约。祖天师还设立二十四治以教化民众,要求教徒每年在一定时候会集治所,祭酒负责检查教徒有无违反禁约的行为,同时“三宣五令,令民知法”。“会竟民还家,当以所闻科禁威仪敕大小,务共奉行。如此,道化宣流,家国太平”(见陆修静《道门科略》)。

        祖天师在《想尔注》中还把道德行为的善恶与生命问题的终极解决连在一起,以增强人们为善去恶的自觉性。。注文中说,“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俗人不能积善行,死便真死,属地官去也。”而“信道行善,无恶迹”的人,则能“避世托死过太阴中,复生去死

    不亡”

     

    三、“道”就在我们的生命中

    道经中说:知道易,行道难,行道易,修道难,修道易,得道难。人的生命,是天地间元气的聚合。气的聚合以成就我们的生命则是源于神成,根本于道,道与生命是连为一体的,道与人更是密不可分的。  《道德经》中讲清静、柔弱、无为、寡欲、不争;讲人与自然、人与天道的关系;讲长生久视、返朴归真等等,既是在揭示“道”所涵蕴的至善至真、生生不息的奧妙,也是在探究人生的奥妙,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学问。生命源于道又复归于道,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一切都是在围绕着生命而展开。所以,祖天师在《老子想尔注》中就强调说:道者,生之别体也。因此,道教树立起了“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的理想追求,确立了生与道相守,道与生相保,生道合一的修行宗旨。

    因为万物皆根本于道,所以,道教重视和关爱。宇宙间的一切生命,道经上说是“道慈众生,如母爱子”,也就是说道慈爱一切。作为禀赋了道之灵气而生的人,是万有之中最珍贵的,具有辅助万物成长,维护自然本性,参赞造化的能力,也是最容易修行成道的。因为,道就在我们身中,对此《西升经》中曾精辟指出:  “道在人中,人在道中”。道与人的关系就犹如水与鱼的关系,修之则有应,弃之则“道去人亡,水干鱼终”。  《云笈七签·道性论》进一步还说:人能思道,道亦思人。道不负人,人负于道。

    “真道在身,莫能睹见。舍身求道,不知道在身中尔”。这是一位修真得道前贤留给后人的一句看似平淡,实为指点迷津的话。人生在世,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有茫茫然失去了自我的时候,也就是说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上,人们往往都会找不到自我,被物欲与名利所迷惑,为了一己之私欲,败坏身中的道,也就是败坏了自己的生命,同时危害了他人、危害了家国和人类的和谐,最终身败名裂。用现在的话说是物欲横流,利欲熏熏;致使道德败坏,人心不古。这在道教看来,就是心被欲所牵扰。道经中说:欲者,凶害之根。所以,保持道者,就要修道,要按照太上老子强调的清静、寡欲、柔弱、不争行事,关键在于坚持省心、修心、洗心、炼心,应物而不为物所累,假名而不为名所惑,趋利而不唯利是图。太上老君在《内观经》中告诉我们:道以心得,心以道明。也就是说,我们要用心去明道,用心去悟道,即心即道,道不离心。

    (一)、道法自然的教义思想智慧

    (1)  道教“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

    道教认为,人与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原,就是“道”。《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教内丹学家张伯端《悟真篇》阐释为:“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世间的一切皆由“道”演化而来。万物皆以“道”为源泉和存在依据,都分享了同一个“道”。

    道教讲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因而有“人身一小天地,天地一大人身”的说法。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说,天人互相取象,“人取象于天,天取象于人。”既然人身是一小天地,人体各部分皆与天地相符相应,因此,人的精气神无不与天地相通相感。这就是道教的天人感应说。其要点是说明人的行为能够给环境产生影响,然后环境又反过来影响人类。因此,人类在从事各种活动的时候,必须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忘记或忽视这一点,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道教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出发,十分重视人对环境的依赖关系。道教认为,维护整个自然界的和谐与安宁,是人类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太平经》说:“夫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当先安其天地,然后可得长安也。”要“安天地”,就要认识和掌握大自然的变化运动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因此,《阴符经》开篇即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观天之道”就是认识自然大化的运动规律,“执天之行”就是掌握和利用自然规律。人类的本领就在于此,所以说“尽矣”。若不懂得自然大化的运动规律,凭主观意志盲目行事,便如《道德经》所言,是“不知常”,必然“妄作,凶”。故而《阴符经》告诫人们:“自然之道不可违。”

    (2)  自然无为与对自然价值的尊重

      崇尚自然是道教的重要特征。道教所说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意思,指事物“自己如此的”、“天然的”、“非人为的”一种状态。道教认为,“自然”状态是事物的本真状态,人们应该尽量随顺事物的自然发展过程,不要以人力去强行改变。所以《道德经》说:“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因为人的主观意志往往不符合客观规律,一旦轻举妄动,就有可能造成不好的后果。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就是如此。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顺应自然而不违背自然呢?道教提出的方法就是“无为”。所谓“无为”,并不是消极地不作为,什么事也不做,而是依自然而为,依循事物的内在本性和发展规律,根据客观条件采取适宜的行动,以无为的态度去为。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指出:“‘无为’的意思就是‘不做违反自然的活动’(refraining from activity to Nature),亦即不固执地要违反事物的本性,不强使物质材料完成它们所不适合的功能。”这一见解可以说是深刻地把握了道家道教无为原则的真实含义。

      为了在对自然物采取的各种行为中正确地贯彻“自然无为”的原则,道教主张以“道”观物,反对以“我”观物。以“道”观物,实际上就是从宇宙整体的角度来审视万物,这样就能清楚地看到不同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序列,所起的作用,从而能够根据自然本身的价值,从生命物种的保存、进化和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完美出发,采取符合生态规律的行动。以“我”观物,则往往会从自身利益或主观主义出发,导致干预自然的行为。现代科学已经证明,自然界是按照自身的本性运转的。为了取得自然平衡,总是通过相辅相成进行调节,形成一个有秩序有规律的统一整体。既然自然是一个统一整体,如果把人为的因素强加到自然中,就必然使自然失去平衡,引起各种不良现象出现。例如,在一些地方,牧民为保护羊群,而组织猎手把狼捕杀光了。由于没有了狼,兔子等小动物就大量繁殖,有把草原啃光的趋势。这一事例说明,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往往会诱发连锁反应,有时以想不到的形式,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道教提倡无为原则,主张对自然进行最小的干涉,相信事物会自己管理好自己,这种思想是很深刻的。

    (3)  少私寡欲以至见素抱朴

      老子在《道德经》中结合养生学的原理,以个体的生命为价值标准,阐明了节欲、崇俭的必要性,将少私寡欲、崇俭抑奢这些道德要求与人们希图健康长寿这一生理需要密切结合起来,将修真之道与养生之道密切结合起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认为沉溺于声色犬马等感官享受之中,将会大大的损害身体。有些人本来可以长寿,所以短命,也是“以其生生之厚”,即放纵嗜欲的结果。因此,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教继承并发展了道家的寡欲观。祖天师作《老子想尔注》要求学道之士“于俗间都无所欲”,“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东晋著名道士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阐述“学仙之法,欲得恬愉澹泊,涤除嗜欲,内视反听,尸居无心”。道教的“少私寡欲”思想,对于我们树立适度消费观念,以更好的保护和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众所周知,为了维持人的生命存在,为了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合理的欲望是需要的。然而,人的欲海难填,放纵欲望会产生人们之间的对立抗争,导致生命与自然的破坏。人类之所以在今日的全球性生态困境中越陷越深而不能自拔,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过度的贪欲,不知满足地追求物质财富和感官享受。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人类欲望炸弹的恶性膨胀,已对有限的自然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局势,以及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带来了毁灭性的威胁。正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所告诫人们的那样:“在所谓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中,贪欲是作为美德受到赞美的,但是我认为,在允许贪欲肆虐的社会里,前途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制的贪婪将导致自灭。”为了维护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使人类社会能够持续发展下去,我们必须把自己的欲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能让它过度泛滥。在这方面,道教关于“少私寡欲”的主张,是值得现代人加以提倡的。

    道教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提高生命存在的境界,通过将“小我”(个人的自我)扩充为“大我”(宇宙普遍的自我),达到与整个宇宙的合一。在对“大我”的觉醒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把跟欲望相通的“小我”克服下去。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崇高的精神境界。道教关于将小我统一于大我来克服人的过度贪欲的主张,与现代生态伦理学要求人类从所有生命物种的共同利益着眼来实现自己合理利益的观点是一致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学认为,人类如果只顾满足自己的利益,就会破坏自然环境的完善和健康,危害生物圈中所有生命物种的整体利益,到头来也会危及自己的生存利益。而人类如果首先从生物圈的整体利益出发,在人和自然和睦相处的前提下有节制地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就会有助于恢复生存环境的完整和健康,最终也将有利于人类更大利益的实现。

    (二)、在生活中践行道法自然的思想智慧。

    第一是知和处和。道性自然无为就是“知和”、“处和”,这是道教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又一重要原则。知和处和就是要人们用心去认识世界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性,维护它的和谐之美,这样人类才能长久醚存。道教认为,天地万物都含有阴阳两个方面的因素,有了阴阳的交和才产生了生命,也就是说,只有和谐才会有生机,才能创造出一个可永久持续发展的世界文明。相反,不明白和遵循这个常理,人为地胡作非为,破坏这个自然规律,即人为地毁灭一个物种,或人为地助长某种物质过分地增长,都是对道的旨意的违背。对自然和人的关系了解得浅薄的人,就役使万物,让自然完全隶属于自己;而深知自然与人之间奥妙的人,不但能善待自然,还能从自然中悟出人类长生久视的道理,向它们学习。如知道龟鹤长寿,就摹仿它们的锻炼方法强健自己的身体。显然,滥用自然的的方式,从长远效果来看,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甚至毁灭。

    第二是知止知足。“知止不殆,知足不辱”是道教在生态伦理学方面的又一重要主张。知止不殆,就是要求人类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界生态环境的承受限度,对那些破坏生态平衡的事情,即使是有极大的眼前利益,也要自我约束,不要去干。这样才能避免自然界的报复,避免因小而失大,今得而明失。知足不辱,就是要人们树立起正确的成就感,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不能贪得无厌.这样才能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了以保护物种多寡为是否富足的价值观念。该经写道:圣人“以教天下之人,助天生物,助地养形”,普天之下,世间万物都一齐生长,才是富足。所以上皇(时期)真气化生出来,一万二千个物种都生存繁衍,才是富足。中皇(时期)道气稍有减少,化生出来的物种不足一万二干种,就叫小贫。下皇(时期)的气比中皇的气还要少,化生而来的物种就要少,就叫大贫。如果皇气遮断,祥瑞不降,善物不生,就是极下贫。上皇万物俱出,是因为地养不伤,下皇善物少生,是因为地养大伤。对一个国君来说,能使万物齐备的,才是真正的富国;如果自然界的万物有一半都受到伤害,就是国运衰败之兆。道教这种以保护世界上物种齐备为富足的思想,不能不说是对世界生态伦理学的一大独特贡献。

    第三是见素抱朴。老子在《道德经》中结合养生学的原理,以个体的生命为价值标准,阐明了节欲、崇俭的必要性,将少私寡欲、崇俭抑奢这些道德要求与人们希图健康长寿这一生理需要密切结合起来,将修真之道与养生之道密切结合起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认为沉溺于声色犬马等感官享受之中,将会大大的损害身体。有些人本来可以长寿,所以短命,也是“以其生生之厚”,即放纵嗜欲的结果。因此,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教继承并发展了道家的寡欲观。祖天师作《老子想尔注》要求学道之士“于俗间都无所欲”,“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东晋著名道士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阐述“学仙之法,欲得恬愉澹泊,涤除嗜欲,内视反听,尸居无心”。道教的“少私寡欲”思想,对于我们树立适度消费观念,以更好的保护和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众所周知,为了维持人的生命存在,为了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合理的欲望是需要的。然而,人的欲海难填,放纵欲望会产生人们之间的对立抗争,导致生命与自然的破坏。人类之所以在今日的全球性生态困境中越陷越深而不能自拔,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过度的贪欲,不知满足地追求物质财富和感官享受。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人类欲望炸弹的恶性膨胀,已对有限的自然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局势,以及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带来了毁灭性的威胁。正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所告诫人们的那样:“在所谓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中,贪欲是作为美德受到赞美的,但是我认为,在允许贪欲肆虐的社会里,前途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制的贪婪将导致自灭。”为了维护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使人类社会能够持续发展下去,我们必须把自己的欲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能让它过度泛滥。在这方面,道教关于“少私寡欲”的主张,是值得现代人加以提倡的。

    第四是致虚守静。《道德经》说:致虚极,守静笃。《南华真经》说:“唯道集虚”,其思想源渊于《道德真经》。在《道德经》和《南华经》中,“道”既是客观的真理,又是社会人生的最高境界,为道教的最高信仰本体。“道”最大的特性就是以“虚”为体性。《道德经》中说要“致虚极”,要象江海一样容纳百川之流,又要象水一样处下而不争。“道”之虚而不争,使万物自然生化,宇宙和谐。《南华经》说,虚则静,静则动,动则无为而无不为。学道者就是要学“道”之虚容体性,修道得道者则自当是“虚怀若谷”者。在这一教义思想指导下,道教教人要虚心以致社会祥和,虚怀以致雅量含和。

    宁静才能致远,宁静才能虚明,宁静才能正心,宁静才能复命。《道德经》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说:清静以为天下正。《南华经》则说: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静则可以去躁,使人心达到平静,使环境清新宁静。

    诸葛亮说:“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守住心灵的宁静,保持有一颗清静的心是人生重要的生活态度。《坐忘论》中说:“静则生慧,动则成昏。”“智慧”是从静中得到的,动多则会使心昏乱,面对繁杂难解之事,处之泰然,是道德完美的表现。是以《道德经》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道教以静为重,因为静能除去内心的烦躁与轻浮,人若烦躁轻浮,就会失去根本,被人鄙视,难以致远;做事急躁,就丧失了主动,难以周全。

    现代社会中,痛苦的主要来源是心理的失衡,浮躁的心境使人无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云淡风清后才能显露风景之秀美,平心静气时才会与灵魂对话。有人曾说“越是宁静的水面,越能映照出四围的景色和满天的繁星”。人们若能做到使内心平静,不仅能更好地洞悉世事的本来面目,更好地化解各种矛盾。也能更好的致力于宁静生活环境的营造,让我们的人生的充满安宁与幸福快乐。

    《南华经》中记载:黄帝曾经在崆峒山向广成子问至道,也就是求教如何修身与长生的妙道。广成子教之说:“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也就是说,不要求去看,不要求去听,专一精神归于清静,形体自然会走向正道,必定要静寂,必定要清心,不要劳动你的形体,不要动摇你的精神,自然就可以长生。眼睛不看,耳朵不听,心里就不会思虑,精神自会与形体冥合,形体也就长生了。不要动摇心志,不要因外物动心。多用心智,是产生祸害的根源。在这里,广成子告诉黄帝至道的目的是要长生,而要达到长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抱神以静”,也就是要让精神归于清静。

     

    就中国传统来说,我们还要挖掘儒家的敬、释家的净的学说,使我们的传统文化资源更好的发挥积极作用。我们知道,儒家讲礼讲和,但礼也好,和也好,其基础则在敬。孔子说:“行笃敬”;“修己以敬”。程颐说:“涵养须用敬。”“朱熹说:“敬字是彻头彻尾工夫。自格物、致知,至治国、平天下,皆不外此。”“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小心畏谨便是敬”。由此我们可知,敬可以涵养心性,敬让人要有约束,敬还可使人有敬畏之心,从而更好的保护自然环境。

     

    而佛家讲净,意在教人超越空色,以使人心本净,环境洁净。佛教典籍中说:“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心性本净,为客尘染。”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台湾印顺大师说:“心净众生净,心净国土净,佛法无量义,一以净为本。戒以净身口,定以净尘欲,慧以净知见,三学次第净。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美好生活,智慧人生 下一篇: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孩子
     
      友情链接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社家庭幸福网央视网创新科技频道土豆网优酷网清华大学领导力培训项目网中华经典网
    咨询服务 | 联系我们 | 家园介绍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1 - 2021 Powered By byber 冀ICP备11017053号
    邮件:xingfujiayuan11111@163.com 电话:0314-2521155  地址:承德市冯营子开发区凤凰御景别墅区L05-103